谋略分析(原《基础谋略学》)

 

作者:储昭学

 

前 言

 

谋略,自从人类文明开端以来,一直是古老而永恒、深奥而神秘、熟悉而陌生的话题。说她古老,因为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就运用她大败了炎帝和蚩尤,统一了黄河两岸流域。说她永恒,因为她为千百年来政治、军事斗争等所必用,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谋略。谋略无处不在,无所不用。说她深奥,她是那样令人不可捉摸,深不可测。她没有专门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她是千变万化的。她神秘,似远似近、似隐似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让我们感觉她熟悉而陌生,邻近又遥远。

最初的谋略来自于兵书记载,谋略学的研究也是源于兵家。《孙子兵法》、《吴起兵法》、《三十六计》、《六韬》、《三略》、《三国演义》等经典,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谋略。如《孙子兵法》之上兵伐谋、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吴起兵法》之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三十六》之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六韬》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等微言大略,不胜枚举。古人之谋略虽好,但言词深奥生涩,于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少有人有时间去揣摩、有耐心去领悟。而今天谋略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各业,是一门重要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谋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通俗、更准确、更系统地表述谋略。

谋略她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国古代谋略家不乏佳作,如《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六韬》等。尽管中国古代谋略曾一度辉煌,近代却鲜有佳作。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谋略应该得到更完美的诠释。可见,研究谋略任重而道远。因此,我写了这六篇《谋略分析》,仅用以抛砖引玉。

《谋略分析》共六篇,第一篇是效果篇。主要研究谋略的定义、谋略学研究的内容、什么是预期目的、预期目的与目标的关系、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效果的含义及预期目的、效果、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二篇是现象篇。首先说明谋略的基本要素是因素,其次说明现象的起因、假象与真象的区别、因素现象之间的联系及什么是矛盾;第三篇是主动篇。主要内容是主动被动原理、趋势之定向性与不定向性及惯性的含义;第四篇条件篇。谋略必须进行转化,转化必须在相应而必要的条件下。什么是条件(条件是怎样形成的)、转化原理及正合凑合巧合的内涵。第五篇是转化篇。主要介绍转化原理、转化方法。第六篇是运筹篇。简述识人用人,略谈变通之道,总结前五篇(即效果、现象、主动、条件、转化)的应用,深入剖析其中包涵的道理。

 

第一篇 效 果

 

从宏观上我们可以给谋略如下定义:

谋略,即计谋策略,是矛盾双方(两个以上的人或集团)最大限度地运用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以实现各自预期目的与效果的艺术。

矛盾双方为创造有利条件实行全盘性行动的计划和策略,最大限度的运用各种力量,有精神力量,也有物质力量,以实现各自的目的。从长期、综合观点来看,谋略即是创造致胜条件而动用各自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是指智慧、言论、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勇气、道德、制度等精神方面,因人类智力活动所产生的能力能量;物质力量是指具体的实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山地、气候、阳光等。也指通过人类改造自然资源所生产的物资或所掌握的物质,如兵器、电力、火、桥梁等。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是相对的。

这里为什么要用最大限度这个词?一方面矛盾双方为了达到各自预期目的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使用的方法对现实和未来影响,有自身的条件限制。在二战中,美国用二颗原子弹分别投向了广岛和长崎,而不是投一颗或三颗或更多,在当时投第一颗原子弹并没有令日本立即投降,二颗正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如果再投第三颗或更多,会怎么样呢?那么国际社会就会认为美国与军国主义日本、法西期德国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最大限度的运用,而不是全部动用,也不是毫无意义的折腾,而是最科学、最恰当、最适时的运用。

谋略存在于矛盾之中,没有矛盾就没有谋略艺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矛盾,孙膑与庞涓及齐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矛盾。没有这些矛盾出现,便不会有木马计、增兵减灶、围魏救赵等,或者说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谋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有效的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历史的进程。通常人们对谋略的理解是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是谋略的效果的一个方面。对于商人、企业来讲,谋略是为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战争双方来说,谋略是为了赢得最终胜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谋略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孙子说: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谋略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目的性。谋略的根本是解决矛盾实现预期目的。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预期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2、效果性。不择手段的谋略是不可取的。在预期目的可实现的基础上,更注重谋略对于未来现状的影响,并计划多种方案以供选择,优化最终方案,事半功倍以达到最佳效果。

3、条件性。无论是特洛伊战争,还是齐魏的马陵之战,矛盾双方都具备旗鼓相当的条件。如果一支军队与一位普通市民发生一场战争,那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因为双方没有可对抗性,也不会产生出令人称道的谋略。因此,任何谋略实施都符合客观实际,以物质条件为基础,遵照事物的客观规律。

4、主动性。也就是积极性。谋略中双方正如龟兔赛跑,主动者契而不舍,赢得最终胜利;也如愚公移山,积极者知难而进,结局出乎意料之外。《三十六计·走为上》说: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在不利或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莫过于主动避开敌人,可以保全实力。在谋略中,掌握主动权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5、转化的必要性。在矛盾发展过程中,事情发展不一定都有利,所以要进行适当的转化。孙子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奇正、虚实、远近、强弱、刚柔、攻守、进退、先后等都可以转换的。

总结起来,谋略有四大原则:

1、协同原则。

谋略离不开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在冷兵器时代,无论军事谋略,还是商业谋略都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科学日益进步的现代,谋略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孙子兵法》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书经大禹谟》:询谋金同、弗询之谋勿庸。走群众路线也是这个道理,一方面多数人的意见具备客观性、科学性、互补性,另一方面通过表决形成的决议有利于执行,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2、周密原则。

谋略必须做到周到机密,一旦泄露机密,则必惨遭失败。古人十分重视谋略的周密性。《虎钤经•卷之三•胜败第十七》曰:机事贵密、机事不密,败也。《孙子兵法》论周密曰: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六韬•文韬•兵道第十二》曰:阴其谋,密其机。《兵法百言•智篇•机》曰:谋之宜深,藏机宜密。现代更注重谋略周密性,情报成了专门的职业和学科,密码破译与反破译,文件加密与破解、信息战、间谍战等人们乐此不疲。这些都是为了获取、识破对方周密计划。

3、变通原则。

如果我们在某一时期拟定了一整套优秀谋略方案,而在今天或明天不适用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舍弃,而非恋恋不舍,尽管这套方案十分优秀,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用它。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原来的问题,并制定更实用、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案来替代它。这就是谋略的变通原则。《孙子兵法》之以迂为直、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以及十二诡道之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也都是变通之法。善于变通的谋略者总能做到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4、时间空间原则。

谋略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人们思想认知观念的束缚性,影响谋略的结果。反之,如果没时间空间的制约,人们也相对变得无拘无束为所欲为,也就不需要谋略了,谋略变得毫无意义。假如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有了大炮,那么其他国家也只好望而生畏;那么也就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因此,谋略促进时代的变迁;同样,谋略也是时代的产物。

从宏观上看,谋略可分为战略、战术;从研究范畴上,可以分为基础谋略和应用谋略;从应用领域上,谋略可划分为军事谋略、政治谋略、外交谋略、商业谋略、生活谋略……

预期目的,指谋略者在运用谋略过程中解决矛盾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或最终目标。没有目标的谋略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目的是由若干目标组成,组成目的的最终目标称为预期目的。各个目标的实现与预期目的的实现是紧密联系的。预期目的与目标有两种基本联系(如图1-1):

甲、目标 1——→目标2——→……——→目标n

乙、

目标 1-1 ┐

目标 1-2 │

  ……├——→目标n

目标 n-1 ┘

图1-1

甲种情形是串联式的,说明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上一个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乙种情形是并列式的,说明(n-1)个目标同时实现基础上,才能实现第n个目标。孙子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在实际应用中,甲、乙都不是单一的出现,而是相互交叉嵌套的形式出现。目标的确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具体的;

2、量化的;

3、实施的可行性;

4、与预期目的、效果相关;

5、受一定的时间期限、空间限制。

6、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在谋略者控制范围内。

效果,是谋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对于未来、现状各种影响,是谋略在现实和历史中的客观反映。有些谋略看似高明,但社会影响不好。有些谋略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期限才能验证。昔日王剪为打败楚军,率六十万大军与楚军对垒,而不决战。王剪与士兵日日牛酒斗进,投石为戏进行休养。三个月后,楚军将士懈怠,引兵东去,王剪乘此时机率领早已挑选好的精兵一路追击,以逸待劳,大破楚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念、舆论基础、价值观,有不同的历史检验标准。古人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袁崇焕的和清谋略当时没有得到明朝统治者和同僚的认可,而在我们今天看来,在当时情况下是惟一的且很高明的谋略。

可见,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环境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效果是贯穿谋略始终的一缕红线。我们运筹谋略既要考察实现目标对于预期目的实现的影响,又要考察其对于过去、现状、未来的影响。谋略须有深远眼光。

谋略,是古老而永恒和话题。她源于战争、政治斗争,又关乎人类生活生存的点滴。所以谋略以社会互动为前提,表现为社会属性;又以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为依据,表现为自然属性。超自然和超社会的谋略是不存在的。谋略离不开人,谋略所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意识。微观上,谋略是人们在控制、创造、消除因素和发展、再现、消除现象过程中,实现预期目的与效果的高超艺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1 2 3 4

相关热词搜索: 谋略

上一篇:未来世界猜想
下一篇:浅谈差异化经营谋略

  • 谋略网 (www.moulue.com.cn) 版权所有 © 2013-2019 皖ICP备1301472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17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予删除处理!谢谢!
    QQ:76805046 Q群:29847517 VIP群:271211298 倡导共赢谋略,传播正义能量! 常年法律顾问: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