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季:中国是否进入后物质主义社会

  中国聚焦

  刚过去的中国羊年春节实在有意思,“马桶盖”与“雾霾片”的新闻成了舆论焦点。前者直击“中国制造”的软肋,并被贴上了“民族尊严”的标签;后者则更显荒唐一面:连雾霾也被意识形态化了,还衍生出了各个版本的“阴谋论”。

  如果抛开“民族的”“国家的”“政治的”宏大视野,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理解。“马桶盖”不过是反映了一种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消费心理;“雾霾片”也仅是对“GDP主义”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的反思。总而言之,“马桶盖”与“雾霾片”所表现的公众诉求是一致的: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诉求。

  这显然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一次集体表达,“马桶盖”与“雾霾片”不过是承载这一价值观表达的符号而已。总体来看,“马桶盖”与“雾霾片”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已经区别于传统的物质满足,开始具有了“后物质主义”的特征。例如,大陆消费者到日本狂扫电饭煲、马桶盖,其价值诉求已经超越了这些日用品的基本功能,而是这些日用品生产设计中所展现出的精致“匠人精神”和“美学意识”;而关于“雾霾片”的争论,显然是中国公众对于绿色生态的渴求。

  “马桶盖”与“雾霾片”只是这种“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和侧面。反观中国社会近年来的变迁,在很多领域,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模式”存在的弊端,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由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物质满足,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与之相伴的则是,公众也需要改变传统的对物质价值的单纯追求,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转向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公民权益、自我表达等后物质主义价值的关注。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的权威专家,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格哈特(Ronald Inglehart)认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依据两个假设:稀缺性假设和社会化假设。前者指的是人们会把最主要的价值观,给予相对稀缺的事物,照此分析,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的需求必然以物质满足为主,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物质需求所带来的幸福感就会减弱。社会化假设指的是人的社会化时期,即未成年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说明,价值观的变迁具有滞后性,按照人的社会化时间段,价值观的代际转换一般需要10年到15年。

  英格哈特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当下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判断:中国已经开始迈进后物质主义社会。其依据是:经济发展是衡量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指标。英格哈特在其所主持的“世界价值观调查”中,通过数据也得出结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据统计,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的物质生活已经满足,公众开始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世界价值观调查”研究小组曾经在1995年和2007年,对中国公众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也表明:持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总体人数在上涨,其中年轻群体比老年群体,更加趋向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但是,以此判定中国已进入后物质主义社会还为时过早。经济水平显然不是衡量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唯一指标。英格哈特也分析说: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时,其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增强会非常微弱。除了经济指标外,生活理念、生产方式、社会伦理、政治生态等,都是衡量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标准。

关注微信公众号.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1 2

相关热词搜索: 月季 中国 物质

上一篇:怎么看创新驱动中国经济?
下一篇:中国制造的瓶颈在哪里?

  • 谋略网 (www.moulue.com.cn) 版权所有 © 2013-2019 皖ICP备1301472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17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予删除处理!谢谢!
    QQ:76805046 Q群:29847517 VIP群:271211298 倡导共赢谋略,传播正义能量! 常年法律顾问:刘志勇